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16 来源:智榕旅游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群星闪耀”,这个单元,主要讲述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名人的风采。课文中所选择的名人,是那些在人类历史上具有突出成就,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其中编排了三篇教读课文《邓稼先》《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孙权劝学》,一篇略读课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和一个习作。

【教学目标】

1、本单元主要学习精读的方法。

2、要求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3、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要求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难点: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1、精读法。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

2、感悟法。理解课文内容时,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悟文中哲理,同时注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3、探究法。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运用小组交流检测等方法,鼓励学生讨论、探讨。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老师做适时点拨。

邓稼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1、在生物界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一条规律;在人类社会中, “落后就要挨打”。国防势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中国在研制和发展核武器方面的成绩,使帝国主义列强不敢对我们胡作非为。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化。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邓稼先》一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题是”名人故事”。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1)(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难点)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二、检测预习:

1、人物简介:邓稼先、杨振宁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字词积累:正音识字、成语积累

邓稼jià先元勋xūn至死不懈xiè鞠jū躬尽瘁cì

选聘pìn无垠yín殷红yān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歌:歌颂,赞叹;泣:流泪。 元勋:立大功的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止。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分明地,显然地。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层:重迭,重复;穷:穷尽。

三、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1、速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基本信息(概括文章六部分的大意)

温馨提示: (1)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2)理解文中的小标题

(3) 概括六个部分的内容

2、速读课文,说说文章哪部分直接表达对邓稼先的深情和评价? (独立思考)

3、汇报:

①在历史的背景上引出邓稼先。

②写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③通过与奥本海默的对比,突出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

④通过作者与邓稼先的交往与对话,表达对邓稼先的情感。

⑤描写邓稼先在罗布泊的工作情形,突出他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

⑥总结评价邓稼先。(不能调换,这六个阶段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①引子引出人物 ②总写邓稼先的一生、贡献 ③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④从另一角度表现人物性格 ⑤详写一个例子重点表现 ⑥总结)

你们认为应怀着怎样语调和感情去朗读?(齐读这几部分)

赞美、自豪、深情

四、研读课文,探究学习:

1、小组合作,每一小组一部分,认真品读,思考每一部分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品质? 完成填空“ 的邓稼先”,并要求说出依据。

示例:

第一小节:贡献巨大的邓稼先

理解:在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在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刻,他勇敢地站了出来,几经努力,成功的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让中国在世界之林站了起来,所以说他贡献巨大。 (其他小节文中都有对邓稼先的赞美之词,很容易可以找到,主要是要能让学生结合文本去阐述。)

(参考)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报效祖国

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胜利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功勋卓著

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

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勇敢、公正无私

⑥一封短短的信──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朴实

⑦1982年,“我不能走”。──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2、课堂总结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他忠厚朴实,诚真坦白,他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性格。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始终在执着地追求,无私地奉献。为了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强大,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学习贵在发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难或疑惑?提出来与同学交流。

五:拓展延伸:

写作练笔:请联系自己熟悉的英雄或名人,以“我眼中的英雄”为题,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或一篇小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赏析课文,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

一、研读赏析:

1、写邓稼先以前,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有什么作用?

(参考)作者概述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民族的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发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参考)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截然不同,“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吸取了中国保守文化中这些优秀的局部,并变成了自身的气质品格。 3、读第四部分,思考①邓稼先对“谣言”仍然亲自调查,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②你认为杨振宁流泪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参考)①邓稼先事实求是的品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②当杨振宁知道是中国人独立完成原子弹工程的时候,他的眼泪既是为朋友而自豪,更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一种表示。

4、引用《吊古战场文》和《中国男儿》的作用是什么?

(1)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罗布泊的恶劣环境,把读者带到荒凉而又神秘的戈壁荒滩,突出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工作的艰辛,更增添了悲壮的色彩。

(2)引用五四时期的歌,意在说明邓稼先是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向上、求实、勤奋、创新精神。这样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杨振宁对挚友的敬爱之情,读来耐人寻味。 5、“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怎样理解这两句话?

(参考)“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保守文化中这些优秀的局部,并变成了自身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身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6、“假如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参考)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身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假如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二、品味语言

1、本文不只在内容上较之一般的传记高出一筹,语言也毫不逊色,有着自身的独到之处,同学们试试看,能否有所发现。

⑴修辞手法的运用

①对比 第三局部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②引用 第二局部中描述邓稼先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五局部对《吊古战场文》和《中国男儿歌》的引用。

③排比 第一局部中2~5段,第三局部中第3段,第六局部中所引述的话。 其作用是:语言凝练,增加气势,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⑵句式的多变

①式十分整齐 第一局部中列举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第二局部以时间为序介绍邓稼先简历和贡献的句子;第五局部第3段等。

②长短句交错使用 第三局部第4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与为人。 选择什么样的句式,是根据思想感情的表达需要决定的,前者有气势,读来琅琅上口,后者则形成一种交错美,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⑶文章无华丽词藻,平实的语言中饱含感情。

第四局部的末段一个“热泪满眶”将作者的感情震荡表示得淋漓尽致;第五局部第二、三段两句询问对朋友流露出的深情。

三、课堂小结

作者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生动而真实的记录了邓稼先一生的典型事迹,文章构思巧妙逻辑严密,将零散的事件有机的组织在一起,一起体现了邓稼先为国家科研献身的伟大主题,表达作者融爱国情与悼友情于一体的深厚情感。文章记录的是一位伟大的英魂,我们的新中国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有他不朽的贡献,国家现在国防科技的飞跃发展有他的功绩,他的献身精神,他的高风节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中新字词,正确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含义;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习从不同角度运用对比表现人物思想精神的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文中语言的诗意及作者所饱含的激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先生敬业和爱国的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教学难点]

难理解的文言词语。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与闻一多先生和臧克家的相关资料。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掌握下列词语:

1、衰微:(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2、迭起高标:迭,屡次。超群,出众。

3、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4、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5、沥尽心血:滴尽心血,形容辛辛苦苦地劳碌工作。沥,滴。

6、潜心贯注:(精神、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7、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8、一反既往:完全改变以前的情况。

9、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

10、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四、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1、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学者,字友三,号友山,原名闻家骅,笔名闻亦多,湖北浠水人。出身世家望族,书香门第,自幼喜读古典诗词,爱好美术。诗作充满着深沉、炽热的爱国主义激情表现了五四反帝的时代精神。“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入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

毛泽东同志对闻一多先生的高度评价: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别了,司徒雷登》

2、臧克家,现代著名诗人,山东省诸城人。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烙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以后又相继出版了《泥淖集》,《泥土的歌》,《春风集》,《欢呼集》及《臧克家诗选》等诗集。

五、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多媒体显示)

(1)文章从那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

(2)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2、学生听读后,感情朗读,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明确:(多媒体显示)

(1)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3)分两部分,1——7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的特点;8——20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学生默读,讨论下列问题:(多媒体显示)

(1)哪两句话是对闻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2)这部分列举了那些事例?这些事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怎样?

(3)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那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

学生默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明确:

(1)第一、二自然段。

(2)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写作《唐诗杂论》事例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详写第一件事,略写后两件事。

(3)闻先生研究学术的目的是“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先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再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

(4)“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象群蚁排衙 。表现了闻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5)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意思对即可)

教师小结: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不畏艰辛,这种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共同学习。

二、研读第二部分: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要读出气势来,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哪一句话是对作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2)闻一多先生说了,是怎么说的?说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3)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文中写了他做了几件事?反映了闻先生什么精神

学生朗读后,四人小组开始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明确:(略)

三、探究学习:

(1)把学者闻一多和革命家闻一多综合起来,概述闻先生的形象。

(2)文章一、二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

(3)把你认为生动优美的语句或词语划出来,并说说原因

学生自读课文,四人小组研讨、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集体交流:

(1)(略)

(2)文中第七自然段承接上文进行总结,并照应开头;第八、九自然段开启下文。

好处: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度自然,把闻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生答:“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字词凝练,句式整齐,音调铿锵,感情浓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特别是一个“沥”字,深刻地表现了闻先生用心血一滴一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精神,精当、凝练。

四、拓展延伸:

(1)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经作者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哪个标题更好些?谈谈你的看法。

(2)学习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受到哪些启迪?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一谈。

学生思考,同桌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1)(2)题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就予以肯定。

[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大家领略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受益匪浅,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

五、布置作业:

(1)摘抄生动、优美的词句;

(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

[板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

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

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回忆鲁迅先生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难点: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进文本

导入:先从回忆学习过的鲁迅作品开始,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小说《一件小事》《故乡》等,老师经常给我们介绍到鲁迅先生,考试也经常考到鲁迅先生,大学、媒体也经常谈到鲁迅先生的事情,那么,你平时对鲁迅是如何认识的,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鲁迅先生。

二、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1.检查预习。 指名朗读课文中的某一部分,比如第二部分,第四部分等。

2.鲁迅是伟人,我们平时学习的伟人故事大都是轰轰烈烈的,可是本文作者却并没有写鲁迅先生轰轰烈烈的大事,而写的都是——生活琐事(这四个字让学生概括说出来) 请大家用简短的词语(最好是四个字概括,以加小标题的方式)。

笑声明朗 第一部分

步履轻捷 第二部分

鉴赏服饰 第三部分

真诚待友 第四-七部分

认真读信 第八部分 舐犊情深

三、研读课文,探究学习:

1.通读全文,再请同学谈谈此文中的鲁迅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明确:乐观爽朗、平易近人、幽默、博爱、倔强、关爱他人……

2.上面分析发现,作者是用生活琐事来表现出上面这些特点的,可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大都喜欢写一些大事情,因为总觉得大事情人人看得见,才能表现人物特点,这是一种写作的误区。其实,最有表现力的是细小,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印象的也是细节,而平时同学们的作文大都写一些概括的事情,所以缺乏表现力,下面我们就通过分析本文内容来认识细节的重要作用。

请举例说明。如步履轻捷部分,写鲁迅“走路很轻捷”、“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如果是同学们来表现鲁迅“走路很轻捷”那一般是这样写的“走起路像飞一样”或“像离弦的箭”,这些语言是既写得很概括,让人想象不到具体的形象,又十分陈旧叫陈词滥调,没有表现力。

再比如,“鉴赏服饰”部分。一开始写道鲁迅对别人的穿着“不大注意”,但又写到“这拉手据鲁迅先生说是放在裤子下边的……”“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等等,足以看出鲁迅是观察仔细,是很注意别人的言行举止的,是一个细致、随和、善解人意的人。许广平先生的最后一句话说明鲁迅先生涉猎广泛,记忆力惊人。 再如开头一部分。“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笔,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令人印象深刻。 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所在。那么,什么是细节?细节,(1)细小的动作或情节;(2)文艺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等最小的组成单位。细节描写要求真实、生动,并服从主题思想的表达。

讨论作者萧红: 本文的魅力来源于萧红的文字功夫和女性特点。

解决难点,体会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写作风格的。为什么是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因为我们平常心目中的鲁迅和萧红笔下的鲁迅大相径庭,用严肃的笔写鲁迅先生的思想、作品,了解鲁迅用匕首、投枪向敌人斗争的战士形象。但,今天的鲁迅是他的日常生活,是丰富而平淡的,因为是日常生活与每个人都接近,所以让人感到很亲切,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清新隽永的感觉。举例说明。

四、升华文本,深入讨论:

①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文,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海婴一看到我非拉我到院子里和他一道玩不可,拉我的头发或拉我的衣裳。为什么不拉别人呢?所周先生说:“他看你梳着辫子,和他差不多,别人在他眼里都是大人,就看你小。”许先生问着海婴:“你为什么喜欢她呢?不喜欢别人?”“她有小辫子。”说着就来拉我的头发。这些内容说明鲁迅是一个非常了解自己孩子的合格的父亲,了解是理解的前提。这些内容让学生去找去分析,教师只做引导提示,不能强加或简单告知)?鲁迅是一样怎样的丈夫(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一句问语,就把鲁迅先生对妻子的尊重爱谑之情表现得活灵活现,同时又展现了先生性格中幽默而富有童心的一面,看了以后让人忍俊不禁,显得很有生活情趣。)?鲁迅又是一个怎样的朋友(与冯雪峰)?又是一个怎样的师长(与“我”,,对待青年作者)?

②如何看待伟人? 伟人首先是“人”,是活生生的,具有人的一切优点与缺点,伟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社会化进行比一般人要好要快,他们在关键时候能够克服人性的弱点,克制身上的一些缺点,更好地为人类做贡献。伟人更注意向社会奉献自己的智慧劳动,给予社会的多,向社会索取的少。 伟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为社会培养自己优秀品质的过程:鲁迅冷酷、严肃的一面就是他深刻思索社会、思索人生,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写照。但这不能说明鲁迅先生就是一个冷冰冰的人,是一个没有正常人物感情的怪物。

今后我们了解一个人,要全面地了解他,不能只看一面不及其余,那样容易犯片面的错误,容易捧杀或者骂杀一个正常的人。

五、拓展延伸:

1、课外进一步阅读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的其它内容,

2、进一步阅读鲁迅的作品。

孙权劝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成语。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方式读课文,理解文意,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想象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把握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让学生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独霸一方,他手下有员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劝他多学知识,可吕蒙每次都推三阻四,还自以为一介武夫,读书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了解作者、作品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三)一读,读准字音 读出停顿

1、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提示注意生字的读音

3、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卿 (qīng) 孰(shú) 涉猎(shè) 为博士(wéi) 遂(suì) 更( gēng) 邪(yé)

4、指名学生读

5、学生齐读

(四)二读,读懂文意

(1)学生结合注释,边读边翻译,划出不懂的词句,小组讨论

(2)学生推举代表翻译课文,师纠正学生翻译的不准确的地方。

(3)师强调重点文言字词:

但当涉猎:只,只是。 孰若孤:谁,哪个。 乃始就学:于是,就。

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 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怎么;之:无意义。

(4)请学生找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并学习

吴下阿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吴国大将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刮目相待:意思是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文本探究: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呢?试想,此时的孙权,可能会以什么样的口气和吕蒙说这句话呢?

明确:“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学生揣摩朗读。

提示:不可不,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

2、吕蒙的反应是什么? “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孙权接下来是怎么做的? (师生逐句讨论,把握语气语调。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提示,引导。)

第一句话: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表反语气。 这话三分调侃,七分责备。既表明态度,又不失人主身份。

第二句话: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这这里表示一种限止语气,读来应该是轻松又语重心长的感觉。孙权接着指明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的,让吕蒙放下思想包袱,不再畏难。

第三句话:卿言多务,孰若孤? 反问语气,孙权将自己和吕蒙对比,启示吕蒙思考,让吕蒙的借口站不住脚。

第四句话: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肯定语气。孙权现身说法,并再次强调读书的好处,以此来鼓励吕蒙读书。

在反复朗读中感知孙权性格:关爱部下,且严格要求部下,勤于读书,善于劝学。

4、接下来我们知道,吕蒙开始学习了,但是不是学有所成了呢?从哪里可 以看出来? 鲁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不但语言上大加赞赏,而且付诸了什么行动?“拜蒙母,结友而别”

教师明确:鲁肃无论年龄,官职,才华都远远超过吕蒙,吕蒙让鲁肃大吃一惊,别主动登门拜访,足以见得,他现在的学问是大大精进了。这种不直接写吕蒙学有所成而通过鲁肃来表现他学问见识大大增长的写法,叫侧面描写。

值得一提的是,吕蒙听了鲁肃的夸赞,是怎样回答的呢?这话又该用什么语气读出来呢?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自信,自得的语气。)

5、讨论分析:鲁肃吕蒙的性格特点。

鲁肃:爱才,敬才。

吕蒙:善听人劝,勤于读书。

三、总结课文内容,指导学生背诵

1、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先写孙权劝学,吕蒙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 ---赞学,“结友而别”。

2、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通过学习由一介武夫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并且赢得了鲁肃的夸赞,他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答)古今中外有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希望同学们要多读书,读好书,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几年之后,当我们再见面时,同学们都不再是当年那个吴下阿蒙了,你们的进步一定会让老师刮目相待。

3、作业:写一篇小短文,谈谈吕蒙的变化给你的启示。

四、板书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祖国之恋”,本单元教学重点继续学习精读。注重涵泳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起体验与想象,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本单元编排了三篇教读课文《黄河颂》《最后一课》《木兰诗》,一篇略读课文《土地的誓言》和一个习作、一个综合性学习。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精读。

2、注重涵泳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起体验与想象。

3、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

4、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继续学习精读。注重涵泳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起体验与想象。

难点: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

【学法指导】

1、精读法。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

2、感悟法。理解课文内容时,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悟文中哲理,同时注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3、探究法。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运用小组交流检测等方法,鼓励学生讨论、探讨。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老师做适时点拨。

黄河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①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②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过程和方法目标: ①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 ②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诗歌。 ③分析诗歌的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诗歌。

情感目标: 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爱国情怀。 学习重点及难点

学习重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学习难点:把握诗歌语言特点,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课前准备:①搜集有关黄河、《黄河大合唱》的资料。 ②识记本课的生字词。 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激情导入: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祖国大地之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她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孕育了五千年灿烂的古国文化,她同时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黄河用她坚强的风骨、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炽烈的爱国情怀 (2)引导学生美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画面美、修辞美

二、检测预习:

1、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

关于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关于作品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这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河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关于背景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了我国的华北地区,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也积极地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他们通过自己创造的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光未然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2、字词积累:正音识字、成语积累

浊流(zhuó) 狂澜(lán) 山巅(diān) 屏障(zhànɡ) 澎湃(pài) 哺育(bǔ) 九曲连环(qū)

三、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1.教师指定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配乐朗读,学生听读,注意停顿、重音、速度、语调的处理 针对该同学的朗读,教师可酌情点拨指导

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1)诗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总领下文,停顿要稍长一些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3)“啊!黄河!”重复三次,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要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5)全诗应读出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

2.学生各自吟诵诗歌,反复练习朗读 。

3.再次体会诗歌的情感,听清诗歌的停顿。 (之所以在这个环节才引进名家朗诵,一是为了巩固情感体会的成果;二是为了在教学重难点之间巧妙过渡,并相应降低“理清诗歌思路”的坡度和难度。)

4.学生一齐随配乐朗读。

四、研读课文,探究学习:

1、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你认为朗诵词这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什么?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2、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 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3、学生讨论交流,老师点拨,归纳

①(1)朗诵词提纲挈领地概括出黄河的性格,引出下面的唱词 (2)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即“望黄河滚滚”所统领的四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②(3)“啊!黄河!”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三次,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从三个方面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即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这个问题学生概括难度较大,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历史贡献、地理位置和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黄河已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等等) (4)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4、再次朗读诗歌(第一节,舒缓深沉;第二节,坚强有力;第三节,高亢激昂。)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把握诗歌语言特点,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一、研读赏析:

1、师生共同品读诗歌,抓关键语句:

①“??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劈成”改成“分成”行不行?为什么?

②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2、讨论交流并归纳:

①不行。“劈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劈”字雄健有力,写出了黄河波涛滚滚,横贯中华的雄伟气势。用“分成”就不能表达这种意境。

②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暗喻),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暗喻),因为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的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万里长城。这是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的;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这是从表面上理解。从深层理解,黄河如一个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3、全班齐读第三遍。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有层次、有节奏地朗读诗歌。(配乐) 诗歌讲究语言的凝练、生动、传神,所以千百年诗人们都很讲究“炼字”、“炼句”。对这样的雅词佳句,我们要仔细品,用心读。

二、品味语言

1、学生以“我欣赏这首诗的 ,因为 。”的句式说话。

学生畅谈学诗的感受、体会

①:我欣赏这首诗优美的旋律,因为它汩汩而下,让人读着读着,不觉低声吟唱,从心里流出音符,流出诗情,真可谓“黄河之水心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②:我欣赏这首诗形象的语言,因为它勾勒了黄河的轮廓,形神兼备,让我这个从未见过黄河的人,也不觉怦然心动,想一睹黄河英雄般的风采

③:我欣赏这首诗的韵律,因为它有雄浑奔放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洪亮的音节、错落的句式,引人高歌,催人奋进

④:我欣赏这首诗的画面,因为它为我们呈现了黄河立体的美,近远结合,纵横相接,全方位展现了黄河独特的美(雄浑的美、壮阔的美、蜿蜒的美),使我们真切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这足以激发每一位华夏儿女的民族精神和信念

⑤:我欣赏这首诗的语言美,特别是修辞的运用如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是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⑥:我欣赏这首诗雄浑豪迈的风格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抒胸臆,充满了雄浑豪迈之美 …… 教师总结:美是多元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同学们以个性的眼光发现诗歌独特的美美在旋律,美在语言,美在画面,美在风格,美在意象,美在情感……真是美不胜收让我们齐诵这首歌 学生齐诵《黄河颂》,教师播放《黄河颂》音乐

三、课堂小结

穿越炮火纷飞的岁月,烈士的鲜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驻南使馆被炸的记忆尚深,让我们手挽手,心连心,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坚强,捍卫祖国的尊严,捍卫民族的利益

四、延伸拓展:

教师提供《长江之歌》歌词,学生阅读,并思考文后的题目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1.比较《长江之歌》与课文《黄河颂》,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内在联系

(两首歌词都是以物喻人《黄河颂》表现其巨人形象,表达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长江之歌》热情赞美母亲河哺育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两首歌词风格相近,都是直抒胸臆,热情豪迈)

2.揣摩下列比喻句、拟人句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1)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臂膀指长江主干及其支流)

(2)你用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的民族的屏障 (屏障指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源泉)

(3)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中华民族文明的孕育地)

3.仿照“黄河颂”中比喻、拟人的写法,以“啊!老师”(或母亲,朋友……)为题,写一两个片断

4.课余欣赏《黄河颂》与《长江之歌》,在激昂高亢的旋律中领略黄河长江的风采,感受歌中洋溢的爱国热情

最后一课

【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小说的要素。

2、初步了解阅读小说从情节入手的方法。

3、能分析小弗郎士心理变化的过程及原因;能分析塑造小弗郎士这个形象的意义。

4、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作用。能结合韩麦尔先生的语言、行动、外貌来分析其思想性格。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讲清小说的三要素;

2. 教学方法:自由阅读法、品味体会法、研讨分析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热爱租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分析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学法与教法】:

1、文献法:指导学生预习时搜集作品写作背景、了解作家及历史。

2、诵读法:通过默读、品读、理清思路、熟悉情节,并用简要语言复述出来。

3、探究法:在边读边议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发展与变化,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而理解人物的品质、个性特征及社会意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先生有这样一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宋朝著名文学家范仲淹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言,这些体现出来的都是作者浓浓的爱国之情。不论古今中外,所有爱国志士的爱国深情都是一样的。同样,不论年龄的长幼,他们的爱国之情也是可以相通的。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体现的便是法国人民的深厚的对母语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词的音形义

2、作者简介: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19世纪法国小说家,生于没落的丝绸商人家庭,15岁时由于家庭破产,被迫辍学谋生,一生创作了13部长篇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一个剧本,以短篇小说集《磨坊书札》,长篇小说《小东西》赢得声誉。普法战争时入伍,参加自卫战争,丰富了创作题材,写出著名短篇小说集《月癯故事集》,其中一组爱国故事,显示了作家的高尚追求。其中《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是世界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最后一课》是作者于1873年写的。此时普法战争刚刚结束两年。

3、介绍时代背景: 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士。普鲁士政府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让两个州的学生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反映这一事件。

4、小说 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

三要素 人物( 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 ) 环境( 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本文是什么文体——小说。本文的主人公是谁——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题——反映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我”是谁?是不是都德?为什么?

——“我”是小弗朗士。不是都德,因为这是小说,人物是虚构的。 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这种第一人称的写法能给读者亲切和真实的感受。 首先,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有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作者写了小弗郎士的逃学、上学经过。通过他的行踪,写到了几个相互关联却彼此分离的场面:普鲁士士兵的操练场,镇公所的布告牌,小镇里的学校。没有这样一个人物,这些场面就很难组织为一篇有机的作品。 其次,小弗郎士还起到了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阿尔萨斯被割让给普鲁士,阿尔萨斯人不但失去了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还将失去自己朝夕使用的母语。这样惨痛的情感该如何表达?作者选择了小弗郎士这样一个平时不爱学法语的调皮男孩,用他的内心感受来反映整个民族的沉痛的感受。这种写法有着极其强烈的对比效果,产生出强烈的震撼心灵的作用。

3、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根据故事情节可把课文划分成哪几部分?

明确: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上学路上、上课、散学的顺序来安排情节。共分为四个大部分。 第一部分:(1-6)故事的开端。 写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 第二部分:(7-23)故事的发展。 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和小弗郎士的转变。 第三部分:(24-29)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写韩麦尔先生悲愤地宣布“最后一课”的结束。

四、分析人物形象

(一)品读小弗郎士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边读边用笔勾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重要语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按小弗郎士的三个思想感情变化,(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从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几个方面来谈小弗郎士的变化。)分成三组,每组回答一个问题。

a、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

b、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c、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成长为了一个懂事成熟、热爱祖国的孩子。

小结:小弗郎士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不严,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二)品味韩麦尔先生的形象

1、韩麦尔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明确:韩麦尔先生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热爱自己工作的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

2、小说刻画人物所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能够反映人物当时的什么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

明确:作者善于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刻画 韩麦尔 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进行。

(1)、语言:小说通过先生在“最后一课”上所讲的话,表现了他对祖国、对祖国语言、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对祖国儿童深厚的爱和无限的希望,以及对国土沦陷的深切的悲哀和痛苦的思想感情。

(2)、 动作、神态: 小说深刻地揭示了人物内心激动、沉痛、依恋、悲愤的心情,表现了他崇高的爱国精神。

第二课时

一、研读赏析:

(一)品读写作特色:

1、文章哪些地方运用了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课文第1-6 段中分别有这样的描写: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

这些描写的作用是:

①了上学途中的情景,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②普鲁士士兵操练和两年来一直有坏消息,这就巧妙地暗示了时代背景。

③ 许多人围观新的布告,但究竟出了什么事却未直接写出;这使读者产生悬念,吸引读者急于读下去。

2、说说文中的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这篇小说的许多细节描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就拿作者描写屋顶上鸽子咕咕低叫这一细节来说,它使小弗郎士提出一个幽默的问题:“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旋即文笔骤收,戛然而止。答案,就留给读者去思索、补充。又如韩麦尔的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郝叟老头的那本“初级读本”,和那副横放在书上面的大眼镜,不待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作品中前后两次出现的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军号声,教室里飞进的几个金龟子,黑板上书写的“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这些细节看来是信手拈来,实际上却并非可有可无,它们起着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每一细节都蕴含深意,发人深思。

(二)体会重点句的深刻含义:

1. 为什么说“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2.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3. 为什么小弗郎士今天听讲会全都懂,感到挺容易?

(1. 明天永远没完,拖的结果是连祖国的语言都还不会说,却已经失去了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表现了十分痛苦的心情。 2. 如果牢记祖国语言,就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就会激发爱国心和对敌人斗争的意志,不会忘记恢复国土,争取自由,所以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3. 小弗郎士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自觉地努力学习,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该学的祖国语言都学好。)

(三)破折号、省略号的作用

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

明确: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意思的递进。 ① 说明大家感觉这最后一堂课过得非常快,不知不觉到时间了。 ② 从语言形式上看,两个破折号表示哽住了,说不下去。应以悲愤的感情拖长。从内容看,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心情悲痛,百感交集的复杂心情。 ③ 在最后分手时有很多话要讲,但激动得说不出来,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这两个字表示坚信法兰西祖国必胜,让人们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这是韩麦尔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

二、总结拓展:

①小结全文:这篇小说以小弗郎士在法国沦陷时“最后一课”中的见闻感受为线索,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同学们学习了《最后一课》后,你受到了哪些教育?

学生明确:失去国土的法国人民这样热爱他们的民族语言,这样热爱他们的国家!他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热爱中华民族的语言,我们要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在写作上,我们要学习本文通过典型环境,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突出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的写法。

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标:1、注重朗读训练,读准字音,读出感情。2、通过朗读领会文意。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

4、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教学难点: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播放《松花江上》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歌中的情感,说说自己的感受。同时介绍背景,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介绍作者,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

二、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炽( )痛 嗥( )鸣 谰( )语 怪诞 ( ) 亘( )古辗( )着 辘辘 ( ) 污秽( ) 镐( )头 默契( )

三、整体感知:

1、土地会发出誓言吗?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明确:是作者对土地发出的誓言,不是土地本身发出的誓言。

2、作者在这段话中列举了东北哪些特有的景色和物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白桦林,红高粱,马群,黑土地等。抓住这些景物能充分体现东北地区的地域特征。作者如数家珍,像电影镜头一样展现,展现东北大地的富饶美丽,表现了对故乡深切的留恋和炽痛的热爱,也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与感染力。3、作者把广大的关东原野,以“她”而不是“它”相称,这是为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故乡的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和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 相称,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比如:“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等等。这种感情经过多次反复,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得到加强,自然会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的共鸣。表达了自己对故土的热爱。

4、这样美丽的景物,这样美好的生活,现在却遭遇不幸。作者面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用原文回答)

明确: 我必须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5、大家想这篇文章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对故乡对祖国的热爱;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鼓励人们站起来为家乡,为祖国而战。

四、品味语言: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再读课文找出文中令你感动的或者认为写得好的语句。

提示:可以从修辞手法方面赏析,也可以从形容词的使用上赏析,还可以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上等方面赏析。

1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泛滥”这个词的确切含义?明确:“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这里表现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抑地向四下泛滥奔流,一发不可收拾。它比用“澎湃…‘涌动’”等词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表达作者极其强烈的思乡之情。2“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埋葬”这个词的确切含义?

明确:“埋葬”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那么,我的欢笑已经死去了吗?是的,昔日飘荡、回响在田垄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垄上,散发出迷人的光泽。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这里用“埋葬”比“飘荡”、“回响”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

3“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明确:从表层看,这是写实。在任何一块大地的深层,都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这些岩浆就是“红熟的浆液”“燃烧的洪流”。从深层看。这是虚写。在作者的心中也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似乎正要喷涌而出。

4、作者用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联想?

明确:“参天碧绿”形容白桦林,“标直漂亮”形容白桦树让人感受到一棵棵,一排排笔直的

白桦树傲然挺立在风中:多个景物连在一起使人想象出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辽阔无比。

5、有人说这段话排列的词语过多,不够简洁,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删掉,比如“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明确:不能删。因为“红玉的脸庞, 黑玉的眼睛”很容易引发人们想像到东北的父老乡亲像红玉一样的脸庞,像黑玉一样的眼睛,使人想到仍在日寇铁蹄下呻吟的故乡亲人。“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两句虽是不好的事物,但确是东北地区“特产”很容易激发人们思乡之情。

6、文中多次出现“当我……当我……当我”“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我想起……我想起……”这是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造成连贯、逐渐增强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五、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本课我们从欣赏景物、体会感情入手,了解作者通过描写东北大地丰富的物产,美丽的景色,回忆自己在那土地上发生的美好往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怀念、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2、收集有关乡愁的诗歌,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故土情。

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誓言: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内容:故乡的美景 故乡的呼唤

为故乡而战

故乡的生活 美好,幸福

主旨:眷恋故土 保家卫国

木兰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知识,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古诗修辞用语的特点;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语境理解诗中意象,体会诗中心理描写结人物塑造的作用;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木兰这一形象的审美趣味,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北方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美好愿望与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理清故事情节、把握木兰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的表现作用。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 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

1、预习检测:给下列字注音

可汗 鞍 鞯 朔 气 金柝 辔 头 啾 胡骑

2、诗歌诵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①唧唧/复/唧唧 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万里/赴/戎机 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

②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③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④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学生比读,互评互读,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3、整体感悟:

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

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段) ――― 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 ――― 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 ――― 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 ――― 结尾附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文本探究:

(一)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c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d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e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二)品读探究写作特色: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②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

③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④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

⑤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

(三)详略分析: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从军缘由 ——详写

出征前的准备 ——略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 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 ——详写

家人迎接 ——详写

木兰改装 ——详写

作用: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四)语言品味: 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炼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三、总结拓展:

1、总结:《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2、课外延伸 :让学生列举我国古代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并作比较。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凡人小事”。本单元的学习注重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本单元编排了三篇教读课文《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卖油翁》,一篇略读课文《台阶》和一个习作、一个名著导读。

【教学目标】

1、注重熟读精思。

2、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

3、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教学重难点】

重点:注重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

难点: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学法指导】

1、熟读精思。指“有重点” “有深度”的思考。培养学生在语文学科中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一般思维能力。

2、感悟法。理解课文内容时,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悟文中哲理,同时注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3、探究法。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运用小组交流检测等方法,鼓励学生讨论、探讨。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老师做适时点拨。

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诘问、惶急、疏懒、渴慕、深不可测、情有可原”等词语。

2.了解并识记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3.领会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领会作者围绕人物特点选择典型材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合作探究,完成课文的整体感知。

2.学习过程中在朗读的基础上运用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2.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让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理解身边人对自己的爱。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难点: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学习详略得当来使主题更鲜明,人物更突出的写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点拨法、讲授法相结合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我们曾经和鲁迅先生一起游玩过百草园,也曾和他一起雪地捕鸟,还曾和他一起聆听过“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长。对于鲁迅,阿长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鲁迅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过她,在鲁迅45岁的时候还专们写了这篇文章。那么,阿长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她对少年鲁迅产生过怎样的影响呢?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个人物的?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来探个究竟。

二、预习检测:

①关于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_____,字_____,我国伟大的____家、____ 家、 ____家,代表作:小说集 《______》,散文集 《____》等 。

②关于字音: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骇( ) 掳( )惶急( )疮疤( )诘问( ) 惧惮( )粗拙( ) 憎恶( ) 絮说( )

③理解下列词语:诘问、惶急、疏懒、渴慕、深不可测、情有可原

三、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1.看文章写了阿长哪些事情?重点写哪些事情?依课文记叙顺序列出。

(从记叙事件的篇幅的长短、情节的具体及表达的中心思想可得知哪些是重点。

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睡觉摆大字。懂得许多规矩如元旦吃福橘,还教给我很多道理。给我讲长毛的故事。给我买来《山海经》。其中“给我买来《山海经》”一事是重点。)

2.依次领会并归纳每件事情所刻画出的阿长的形象特征,再总结归纳阿长的形象,再体会这样写真人实事的好处。

(“切切察察”“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的神态――饶舌多事。

摆“大”字等细节描写――不拘小节。活画出她的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

元旦吃福橘,将福橘“塞在我嘴里”,虽是迷信却是真诚善良的祝福。教给我的很多道理也是出于对我的关心爱护。

讲长毛的故事,讲到“脱下裤子”“外面的大炮便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的话,更是让人看到长妈妈的无知和淳朴。

写到买《山海经》时,作者用了相当多的篇幅和非常具体的细节来写,作者只是随意地告诉阿长《山海经》的事,她却真的买了回来,而令作者对她产生了衷心的敬意。体现了这位长妈妈的善良、热心和对孩子的关心、爱护。

所以她虽然饶舌、多事、有许多令人生烦的规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热心、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孩子;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着淳朴、善良、仁慈的美德。

点评:作者这样写阿长,“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的主张,是一种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这样把她的善良仁慈的美同愚昧落后的丑相掺杂,沙里淘金似的让她闪烁出美的光辉,将阿长这个人物写得更加真实感人。因此本文是写真人实事散文的典范之作。)

3.依照文中事件的次序划出事件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对比前后的感情有什么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作者对她的“喜欢切切察察”和“不许我走动”及“睡觉摆大字”是“实在不大佩服”甚至“最讨厌”的。对她的烦琐的规矩和很多道理也觉得“非常麻烦”;

而后对她讲的“长毛故事”却产生“空前的敬意”,但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崇敬和敬爱的心意,因为“这种敬意”,后来竟“淡薄起来”,甚至“完全消失”。

最后她买来《山海经》时,作者产生了“新的敬意”,这才是真正的崇敬和敬爱,才是发自内心的、深切的、永久的敬意。

这样欲褒先贬,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这种先抑低后扬起的写法就叫先抑后扬。)

4.领会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

(总观全文,作者先是“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的敬意”,到最后发出深沉的祝福。作者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刻画出了一个淳朴热情、善良仁慈、关爱小孩的长妈妈形象,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及深深的怀念。)

四、师小结:

长妈妈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着纯朴、善良、仁慈的美德。 文章自始至终一直在刻画她对孩子的关心爱护的品质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速度课文,在思考中回顾旧知识,在思考中导入新内容的学习:

1.上节课我们分析了阿长这个人物形象,谁能够口头表述出她的形象特征?

2.作者在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时,用了一种什么写法?

3.作者叙述的几件事情中,属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属于“扬”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

4.如果要在课文中将这些事件划分开来怎么划?可以将课文划成几个部分?

二、精读研讨,重点突破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3.“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4.“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5.文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6.划出描写阿长的句子,判断这些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7.分析“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小组合作探究,代表发言,老师补充

1.明确问题一:“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说明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2.明确问题二:“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表现了我极度惊喜、兴奋的心情。

3.明确问题三:为我买来《山海经》,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4.明确问题四: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新的敬意”

5.明确问题五: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6.明确问题六:“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我给你买来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穿着新的蓝布衫”写一人普通妇女的打扮。“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写她对我的关切、爱护之情。“高兴”写为我买来了而高兴,可见长妈妈的仁慈、善良。“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写出了一个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阿长。

7.明确问题七:“哥儿”的称呼,有地方特色,但更透着阿长对我的亲热、疼爱之情。“三哼经”的说法非常传神地展现了一个不识字的普通妇女形象。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识字的人竟给我买到了《山海经》,所以当听了这话时,“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就显得真实自然,毫不夸张了。因此这处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展现了阿长虽然不识字没文化但却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形象特征,非常吻合人物的特点。

三、写作特色品析:

作者在刻画长妈妈的形象时,采用了多种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你能分析一下吗?

A、传神的描写: ①细节描写: ②本文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别具特色。 ③心理描写,突出中心。

B、对比、映衬法: 本文中将“叔祖”与长妈妈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长妈妈对“我”的热情和关心,《山海经》的模样和“宝书”进行对比映衬,突出“宝”的特殊意义。 视“长妈妈”给“我”买书的伟大神力为“宝”,视《山海经》的内容为“宝”。

C、先抑后扬法: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有层次,形成跌宕。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从整体说来,本文诙谐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庄重。“切切察察”的神态,睡相的描写,吃福橘时的紧张心情,“长毛”的故事等,读后令人捧腹开怀,忍俊不禁。可是,当长妈妈为”我”买回《山海经》后,作者的感情变得深沉庄重,深切怀念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这种色彩的变化,使得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表达得更加真实感人。

2、课外阅读《朝花夕拾》,把你喜欢的文章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老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内容,梳理顺序,理解老王的“苦”与“善”的品质;

2.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揣摩人物心理;

3.品味文章平淡如水、质朴无华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法、品读法、拓展法等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2、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音乐《献给爱丽丝》)

一个盲人乞丐向大文学家雨果乞讨,雨果便在乞丐面前的纸牌上写了这样一句话:“春天就要来了,可我看不见她!”于是,被感动的路人纷纷把钱放入乞丐的铁罐……很简单的一句话:“春天就要来了,可我看不见她”写出了乞丐的无助与茫然;很小的一个举动,却让我们看到身为大文学家的雨果没有忽视卑贱的乞丐,没有袖手旁观,而是施以援手。在这里,雨果送给他的不仅仅是一句话,送给他的还是温暖,还是春天,大家说,对吗?

今天我们要学习杨绛写的《老王》,她有没有送给我们的主人公老王一个春天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二、初读全文,了解其人:

1、先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说说关于老王的基本情况,同学们觉得老王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身体之苦:弯腰曲背,瞎眼残年。

生活之苦:塌败小屋,三轮为生。

精神之苦:孤独无亲,备受轻视。

2、作者记叙了与老王交往中的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说明老王品质如何?

他需要钱,但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愿意尽义务,非常讲感情,讲仁义,有良心,关心人,老实厚道,善良纯朴,知恩必报。

3. 本文在写老王的“苦”和“善”时,分别是什么顺序?

事 件 老王的品质

送冰块,车费减半 老实厚道

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重感情,讲仁义

临死前送来香油、鸡蛋 知恩必报

先是按逻辑顺序介绍了老王的职业、生理缺陷和居住条件等基本情况;接着按时间顺序回忆了老王的工作和为人,以表现老王的善良与忠厚。

二、品读赏析:

1.课文对老王的描写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

A:运用了外貌描写,“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形象描写出老王临死前病重的可怕情状。

B:运用了神态描写,“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直僵僵”写出老王临死前的呆板、僵直的神态,没有一点活气。

C:运用神态描写,“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双手”。“直着脚”写出老王机械、不灵活的神态。

D:运用动作描写,“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镶嵌”写出老王象死物一样,钉在门框里,形象、直观地描写了老王临死前的病重状态。

E:运用动作描写,“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攥”字是握住的意思,老王开始并不想要钱,接过我给的钱,很是珍惜,紧握在手。

F:运用语言描写,“他‘嗯’了一声”。老王知道自己的病情,不想多言。

G:运用语言描写,“我不吃”,“我不是要钱”。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出了老王讲感情,讲仁义,知恩图报的美好心灵。

教师小结:

文章通过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的全过程,整个过程老王说话很少,正如文中所说“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2.文中除了正面描写老王的外貌,表现他已不久于人世,还从什么角度对老王的情况作了描写?

侧面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第16段“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用“我害怕得糊涂了”侧面说明老王外形的恐怖,病入膏肓。

四、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我们如何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呢?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当时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老王最后还是离开了人世,所以感到“愧怍”。

2. 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象“老王”一样遭遇的人,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别人是怎么看待他们的?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将会怎么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 ;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 ;

假如我是一棵树, 就为他人 ;

假如我是一泓清泉, 就为他人 ;

台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2.理解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详略安排。

3.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培养阅读小说的能力—— 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内容和人物情感。

2、理解作品围绕台阶选材、安排详略等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 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和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法与学法

教法: 1、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认真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下已安排了朗读,课堂上在阅读中诵读,让学生自己在读中感悟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2、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及背景音乐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3、研讨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合作探究,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4、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形象、更直观,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法: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有这样一位父亲:他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清贫得让人不愿在别人面前提起;他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得以至于我们无法从人群中将他分辨出来;他的一生也可能是卑微的,他一生的追求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不值一提。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父亲,却带给我们很多深沉的感动与思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走近这位父亲。(板书课题及作者)

2.走近作者。(用课件出示)

李森祥: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1991年调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他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有代表性的小说有——《小学老师》、《台阶》、《传世之鼓》。同时李祥森还是电视连续剧编剧,创作了几十集电视剧,有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天下粮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用课件出示)

āo dàng kǎn gān gà nián qiào

凹 凼 门 槛 尴 尬 黏 撬

xián kāi gā shǎng lèng juè

涎水 揩 嘎叽 晌 午 愣住 很倔

2、请学生用一句话,简单地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讲了父亲用一辈子的时间来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故事。

3、“台阶”在文章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但小说主要是为了表现台阶吗?

贯穿全文的线索。为了表现父亲。所以台阶只是观察和表现父亲的一种独特的视角。

三、研读分析,把握形象:

1.文中我家的台阶是什么样的呢?父亲对台阶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

三级青石板台阶;认为台阶低。

2.台阶低,走起路来多方便啊,父亲为什么还要造高台阶呢?(试用原文回答)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高。

3.在村里抬不起头来,不受人尊重,这也就让我们明白了父亲为什么总说台阶低了。他实际上是对什么的需要啊?

他实际上需要尊严。

4. 这表现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自尊、有上进心、有志气、有理想。

5.为什么父亲要造九级台阶,而不是其他数字呢?

从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底蕴这个角度看,传统文化认为,一、三、五、七、九是级别的象征,而一级是最低级别,九级是最高级别。

6.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父亲做了哪些准备呢?用了多长时间呢?(指导学生找出文中语句来完成问题)

课文第10—11段。

7.父亲就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从这点可以看出父亲什么样的性格?

倔强、吃苦耐劳、节俭、坚忍不拔、拼命硬干等。

8.准备是艰苦的,漫长的,新屋很快就建好了,台阶也筑成了,可是父亲却不好意思坐上去了呢?这体现出父亲什么样的品质呢?

父亲觉得坐在高处和别人说话不自在,不习惯,很尴尬。前文提到父亲低眉顺眼老实厚道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人没觉得自己有地位,这说明自卑心理长期存在,盖好新居,高台阶后,受到别人的仰慕,这种心理反差太大,造成了父亲的尴尬,也就是中国传统农民身上所特有的一种特质,就是谦卑。

9.父亲拼命干了一辈子,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人老了,身体垮了。从文中父亲挑水闪了腰这一点看出来的。

10.归纳人物形象:你怎样评价文中的这位父亲形象?

父亲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四:品读赏析:

1、文章的谋篇布局来看,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1)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形成前后的对比,突出父亲当年力气大,而后来却闪了腰。

(2)写石板质地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的差。

(3) 写我在台阶上跳上跳下,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了,“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时间的长,体现父亲的辛劳。

(4)写父亲的脚板,写出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穷困。

2、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文题是“台阶”,台阶即为中心,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而造台阶则要详写。

五、拓展延伸:

1.小组讨论:作者仅仅写了父亲一个人吗?为什么?

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是要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那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便不仅仅是个体形象,他们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通常代表一个群体,而散文中的人物仅仅代表个体形象。比如《故乡》中的闰土,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而圆规杨二嫂是被社会扭曲的小市民形象,《我的叔叔于勒》中的飞利浦夫妇,代表的是唯利是图、嫌贫爱富的一类人。《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是广大法国人民的象征,那么,《台阶》中的父亲,也不仅仅是一个为了实现自己卑微的理想而坚韧顽强的父亲,他是一个群体的代名词,代表了哪些人?(生答)代表了地位卑微的农民。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要通过父亲这个形象,引发我们对父亲这一代人这一类人人生价值和精神生活的追问——我们的农民父辈,我们的像农民一样的父辈,我们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父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可以有尊严的真正像个人一样不再一辈子低眉顺眼,不再卑微的驼着背生活?

2.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想到了作者的父亲,劳动人民,也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此刻你对自己的父亲是否又多了一份理解和关心呢?请以“爸爸,我想对你说”为题,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一个300字左右的片段。

板书设计:

 

卖油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能使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并掌握常用虚词“之” “以” “而”的用法。

3.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先介绍人物后叙事的记叙方法。

2.初步学会利用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归纳中心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及一个人应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的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今天我们就来走近这样一位老人,在欧阳修笔下,他是一位貌似平常,却又身怀绝技,他到底是谁呢?

二、检查预习

作者作品简介: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人。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他团结和培养了许多著名作者,领导了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以往所说“唐宋八大家”,就有六大家属于这个时期的这批作家里的。八大家:唐的韩愈、柳宗元,宋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和苏辙。韩、苏、王的绝句我们曾学过一些。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一生写了大量散文作品。他的文章简洁明畅,说理透辟,状物抒情挥洒自如,语言精练而不奇顺,文辞婉转曲折,具有潇洒的风格和浓厚的抒情气息。今后我们还要学习他的名篇《醉翁亭记》,更可领略其妙处。

本文仅135字,可算散文中的小品,选自《归田录》。该书是一部记载朝廷轶事和士大夫诙谐之言的书。

2.读准字音:

咨zī 矜 jīn 圃pǔ 睨nì 失shǐ

颔 hàn 忿 fèn 酌zhuó 沥 lì 杓sháo

三、文章诵读,整体感悟:

1.学生自渎课文,结合课文注解初步了解整个故事内容及主要人物,疏通文义。

2.学生自学新词,发现疑难。

结合注解翻译课文,提出疑难,师生共同探讨。

“以”、“于”、“而”、“但”、“之”、“中”等词的词性词义辨清楚。

例:轻:尔安敢轻吾射!”(轻,作动词用,看轻。)

射:尝射于家圃(射,动词,射箭)

尔安敢轻吾射(射,名词,剑术)

之: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之,代词,指陈射箭)

但微颔之(之,代词,指陈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以我酌油知之(之,代词,指箭也是手熟的道理)

以杓酌油沥之(之,代词,代“葫芦”)

笑而遣之(之,代词,代“卖油翁”)

3.教师依次出示《卖油翁》的提纲让学生复述故事:

①尧咨善射 ②尧咨自衿 ③ 卖油翁微颔④陈尧咨与卖油翁对话 ⑤卖油翁酌油 ⑥陈尧咨笑而遣之

学法指导:复述课文内容的思路:①介绍人物、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原因。 ②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即射箭和酌油。

4、课堂小结:

1.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应注意交代清楚人物,事件的经过、结果等。本文记述了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这件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2.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一定要联系整个句子,只有掌握这些重点词语的意义,才能较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学生齐读课文。

2.根据上节课的板书,指名学生复述课文。

二、品析特色

1、为何如此短的篇幅,作者未发表一点议论,就把道理说得明白生动,引人深思,这样的叙事方法有什么特色?

先介绍人物,在熟悉人物基础上叙述,宾主分明,繁简得当。

特色:

(1)剪裁合理。把生活中的素材作了合理的详略处理。主角是卖油翁,写陈的善射,只为了陪衬卖油翁的善酌。因此,写陈射技之精只作概括交代,不加渲染。主要笔墨放在酌油的现场操作,采用白描手法,细腻传神。该略,惜墨如金;该详,泼墨如水。细部清晰,动作、神态:手艺和议论,均写得精确。一段详,一段略,略中有详,详中有略,详略交叉运用,服从于突出中心的要求。(这是由于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对生活中现象烂熟于心。)

(2)对比鲜明。课文始终把两个人对比着写。

陈尧咨 卖油翁

技艺: 善射(十中八九) 善酌(绝技)

见地: 自矜 大巧若拙

态度: 浮躁 从容、沉着

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1.朗读课文,说说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陈尧咨――自矜――忿然――笑遣

卖油翁――微颔――笑答――酌油 熟能生巧

明确:陈尧咨队卖油翁的态度变化是:自矜――忿然――笑而遣之,陈尧咨对卖油翁前后的变化说明他已有所醒悟。

2.下列词语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神情和态度?

公亦以此自矜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笑而遣之

明确:“矜”表现了陈尧咨扬扬自得、喜欢自我炫耀之意。

“睨”展示卖油翁满不在乎的情态。

“微颔”表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表演只略微赞赏,并不怎样。

“笑”说明陈尧咨翻然悔悟

3.根据上面的分析,让学生总结文中两位人物形象。

陈尧咨:善射—“自矜”“吾射不亦精乎”“忿然”“尔”—骄傲不可一世

卖油翁:酌油不湿钱口“睨”“微颔” ——超然不自傲

四、总结、拓展延伸

1、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及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的前后变化,睨觉得陈尧咨从中悟出什么道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这个故事对我们学好文化知识有什么启示?

明确:前问学生讨论后回答:“熟能生巧”,后问自由回答。

2.链接生活

说说生活中学习中“熟能生巧”的例子,并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小结:我们反对玩物丧志,雕虫小技,卖油翁是在职业技巧上熟能生巧,我们也要在真正需要熟能生巧的地方苦练基本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要做有为的年轻一代,肯于吃苦,终究会取得成绩的。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修身正己”,这个单元,这些课文,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其中编排了三篇教读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短文两篇》,一篇略读课文《最苦与最乐》和一个习作及一个综合性学习。

【教学目标】

1、本单元主要学习略读的方法。

2、通过精读了解某一类文章的特点后,就可以推而广之,去略读许多同类的文章。

3、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

4、注意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主要学习略读的方法。

难点:注意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学法指导】

1、略读法。略读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2、感悟法。理解课文内容时,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悟文中哲理,同时注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3、探究法。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运用小组交流检测等方法,鼓励学生讨论、探讨。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老师做适时点拨。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

3.反复诵读本文,领会文意。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3.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教学重点: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 。

教学难点:理清全文思路,赏析精彩语段。

教学方法设计:注重学法指导,朗读品析,丰富积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也是他教学生涯的最好写照。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教育家,却时时在反省自己。我们呢?我们是否能深刻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离别之时,你希望别人是怎样评价你呢?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检测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

丁卯 繁碎 拖延 搀合 沾溉 草率 了事 商酌 冗长 晦涩 譬如 牵涉 遵嘱 锋芒 修润 精炼

(2)理解词语:

简明扼要、草率了事、南腔北调、不耻下问、一以贯之、自顾不暇、街谈巷议、付之一笑、下里巴人、一念之差

2. 简介叶圣陶先生。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3.介绍作者张中行。

张中行,原名张璇,河北省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4、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2)速读课文,梳理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第3—5段):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6—8段):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第9段):谈学习和效仿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2)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

叶圣陶先生逝世,作者给他写纪念文。

(3) 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

修改文章

待人厚 送客

复信

律己严 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4)作者用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

“写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找出文中的过渡句,并说明其作用。

①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②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

③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简洁有力,深显功力。

2.找出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语句,与同学交流,指出其表达效果。

(1)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万家团圆的除夕夜,叶老走了,鞭炮声所代表的乐景反衬出“我”的悲哀之情,这就是“双层的悲哀”。

(2)晚年,记得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

这里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叶老尽管患病在床,他仍依旧“举手打拱”,说着“谢谢”,细腻而生动地表现出宽厚待人,虚怀若谷。

3.本文语言呈现出两种不同风格,你能举例加以说明吗?

一方面,行文平易,如用了一些明白如话的句子,如平常的口语,通俗易懂;另一方面,内涵深厚,如引用了一些名句,增强了文章的厚度。

二、理解写法,把握形象。

文章所写的都是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琐事,请举例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他鞠躬,口说谢谢”,这样一些琐碎之事,可见其待人之宽厚。

又如:对于“做”和“作”分工不明的情况,叶老引导明确其区别,并监督执行。由此可见叶老对待学问严谨的程度。

这是因小见大的写法,这些具体而细微的小事,表现了人物的高尚的品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总结拓展:

1. 总结: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 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叶圣陶先生做到了,我们能做到吗?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同学们 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习叶先生的品格,宽厚做人,严格要求自己。

2.文中,为了表明叶老在文风上追求“简洁”,作者举了“了”和“太”两个例子。读后,相信你也颇受启发,那么,请打开你的作文簿,看看文字中有无“累赘”之语,并进行修改。

四:板书设计:

驿路梨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 学习本篇顺叙故事波澜起伏、运用插叙表明原委和间接描写物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篇巧妙标题的深刻含意。

【过程与方法】

1. 学习课文中记叙的顺序;认真体会并掌握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的技法。

2.学习以花喻人,寓人于花的象征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弘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教学重点:文章的记叙顺序和写人技法。

教学难点:对小屋主人和文章中心的理解。

教学方法:朗读法、品析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春天一到,万物复苏,百花竞放。不必说鲜艳如火的桃花,也不必说粉红似霞的杏花,单是那洁白胜雪的梨花,就能引起人们的无边遐思。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倾其笔力,大绘春花,曾留下许多不朽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当代著名作家彭荆风的——《驿路梨花》。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检测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撵(niǎn) 驿路( yì) 陡峭(dǒu qiào) 竹篾(miè)

简陋(lòu) 悠闲(yōu) 恍惚(huǎng hū) 修葺(qì)

(2)理解词语:

驿路:又叫驿道,古时为传递政府文书而开辟的交通大道,沿途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驿,这里指过往人所走的道路。

陡峭:形容山势直上直下。

竹篾:劈成薄片用来编织竹器的竹条。

火塘:室内地上挖成的小坑,四周垒上砖石,中间生火取暖。

修葺:修理房屋。葺,用茅草覆盖房顶。

折损:因过分尊敬使人承受不起,客套话。

2、作者简介:作者彭荆风,江西萍乡人。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本文发表于1977年,是一篇短篇小说,写的是发生在哀牢山中的一个助人为乐的故事。

3、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1)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条理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8):主要写“我们”在梨树林中发现小屋。

第二部分(9-12):主要写小屋帮助“我们”解除饥饿疲劳。

第三部分(13-27):主要写瑶族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

第四部分(28-36):主要写梨花妹讲出小屋的来历。

第五部分(37):热情赞美,结束全篇。

(2)、课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出场的顺序是怎样的?

课文中写的人物及其出场顺序是:“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梨花)。其中对“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课文对他们言行举止相貌进行了直接的描写,而解放军和梨花刚是通过梨花的妹妹——一位哈尼小姑娘讲述出来的,属间接描写。

(3).这些人为路边小茅屋做了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以上那些人所做的事以及做这些事的目的。(可列表说明)

人物 事情 目的

“我”和老余 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 向哈尼小姑娘学习

瑶族老人 专门送粮食来 方便过路人

哈尼小姑娘 照料小茅屋 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

(解放军) 建造小茅屋 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

(梨花) 照料小茅屋 方便过路人

(4).按时间顺序说说建造和照料小茅屋的过程。这和课文顺序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按课文顺序复述:“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瑶族老人为小屋送米——“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梨花妹妹照看小茅屋——梨花妹妹说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 ②.按时间顺序复述: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方便过路人——哈尼族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继续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借住后送来大米——“我们”路过这里住宿,修葺了小茅屋。 ③试比较这两种叙述顺序,哪一种更好些?为什么? 明确:按课文的顺序写比较好。这样写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三、总结本节课。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叙述的人物、事件以及叙述的顺序,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作了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悟文章写梨花与中心的关系,会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2.通过研讨,学会分析词语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3.学习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培养助人为乐、互相关怀的道德风尚。

重点及难点:把握环境描写作用;会分析词语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导入:

1.复述课文;

2.说说小茅屋主人是谁?为什么?

二、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1、“我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现小茅屋的?课文是怎样描写小茅屋陈设的?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我们”在起伏不断的山间行走,天色渐晚,前不着村,后不挨寨的情况下发现梨花,进而发现了路旁的小茅屋,小茅屋的出现给“我们”以惊喜和希望。

明确:课文从外到内描写了小茅屋的陈设:草顶竹茨泥墙,屋里漆黑,门从外扣着,白水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推开门进去,火塘里茨是冷的,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还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这些描写无一不表现出小屋主人的热情周到、细心,可以看出小屋主人那颗助人为乐的热心。那么,这位热心助人的屋主人是谁呢?为了找这位古道热肠的小屋主人,还发生几个有趣的故事呢。

2、课文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的问题写了几次误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围绕“小茅屋主人是谁”的问题,文章叙写了两次误会。

第一次误会: “我”和老余以为前来送米的瑶族老人是屋主人,于是“我”和老金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可是瑶族老人说他不是主人,而是过路人。但瑶族老人从一个赶马人那里打听到是一个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第二次误会: “我”和老余、瑶族老人正在修茸房屋时,看见了梨树丛中的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面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于是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表示感激之情。可小姑娘说她也不是小屋主人,小姑娘还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原来是十几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修建了小茅屋,小姑娘的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继续照管小茅屋。

这两次误会的描写,给读者设置了强烈的悬念,也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那么,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呢?(学生讨论后发言)

明确:应该是小茅屋的建造者和所有的照料者。

三、合作探究学习:

1、课文中有几处描写梨花的语句?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

明确:有四处。

⑴.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⑵.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⑶.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馆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⑷.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以梨花美景来衬托美丽的梨花姑娘,以花写人,以花映人,写出了花的美,更突出了人的精神的美。表达出对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赞美之情。

2、如何理解结尾引用陆游的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驿路梨花处处开 处处开的不仅仅是梨花,而是助人为乐的梨花精神,即雷锋精神,“处处开”就是雷锋精神处处得到了发扬光大。

——引用陆游诗句作结,作者一语双关,主要是为了歌颂雷锋精神到处发扬光大。既点题又点人,把梨花的自然美与人物的心灵美交织在一起,人花相映,寓意深刻,感染力强,升华了中心思想。

3.怎样理解课文题目“驿路梨花”?

①自然界中的梨花;②梨花姑娘;③梨花精神,即雷锋精神。

四、拓展延伸:

1、归纳本文主旨。 本文集中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军民之间,各族人民之间团结互助的情谊和助人为乐的精神面貌,歌颂了雷锋精神,表现出社会主义新风尚在祖国处处都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2、这篇小说所写的淳朴的民风是否让你感动?读完后你对“公德”一词有什么想法?

最苦与最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篇课文应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脉。

2.学习文章流畅凝练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及语言表达能力。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丰富的人文内涵,树立对他人社会及自己的责任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重点)

【教学重点】: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教学难点】:苦乐观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感到最苦和最乐的事吗?师: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出生地主家庭,189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他主张“变法”、“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 。

整体感知:

2.检测字词:

①读准字音: 契约(qì) 揽(lǎn) 悲天悯人(mǐn)

②结合文中注释解释词语:

失意、如释重负、无入而不自得、悲天悯人

③补充解释词语:

莫若:不如。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3、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

全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最苦?哪几个自然段写最乐?全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

明确:第一二自然段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三四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五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尽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全文按分总的结构来写。

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①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说贫穷、失意、死亡不算苦呢?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因为贫穷、失意、死亡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

②责任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

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我没尽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个人是这样、家庭、社会、国家也是如此。

③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完成了责任。

④作者引用古语“如释重负”、俗话“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其目的是什么?作者认为那些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是苦还是乐?

用来比喻尽了责任后的轻松和愉快。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是乐,不是苦呀!

⑤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得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谢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

四:拓展延伸:

1、每天,很多同学的父母每天等在校门口,接自己的孩子回家,我想他们是把这种等待化为了一种责任;晚上放学回家,他们必然会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这是把对孩子的服务当成了一种责任:责任并不是抽象的,它其实体现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同学们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了吗?

所以“责任是……”,让同学们说一说。

2. 文意总结:

在人生的旅途上,尽管人人盼望快乐,无人喜欢忧伤,但“痛苦与快乐”本是一对孪生姐妹,永远伴随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学习知识也是如此,为了那眼花缭乱的“数字迷宫”,而呕心沥血;为了那令人心痛的作文而费劲心思。这些表面上看来确实辛苦,然而在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串欢乐的音符。相信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切实感受到了自身的责任,那么就让我们在尽责任的同时感受人生的最乐吧!

板书设计:

中心论点: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分论点一: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勇于承担责任 不能逃避责任

分论点二: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 “铭”“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品味“片言明百意”的语言。

3.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味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诵读法、批注法、“知人论文”探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并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豪迈的气概。

2.领悟文中君子的高洁品质,并把其化为自己对崇高道德的追求。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

教学难点:

1、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及?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理解类比手法的运用。

2、《爱莲说》文,具有哪些美好品质的人才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如何辨析?莲之爱?与?菊之爱??理解映衬手法的运用。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 “铭”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重点)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品味“片言明百意”的语言。(重难点)

一、导入:

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很多帝王将相的宫府宅邸,它们或者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不已,或者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忘返。但有一处居所,它既小且陋,却因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千载。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下面让我们学习《陋室铭》,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

二、背景介绍,检查预习:

1、简介作者:

2、题解: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判官,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刘禹锡想,这狗官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愤然提笔,写下了这篇《陋室铭》,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3、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三、初读美文,整体感知:

1.准确朗读全文,要求:

①读准字音,如“馨xīn”、“牍dú”。

②要把节奏韵律读好。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③要把韵脚读好。

铭文一般都要押韵,读课文,看这篇课文押的是哪个韵并找出所有的韵脚。

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韵母:ing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陋室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这美好的德行表现在陋室的哪些方面呢?

明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环境的清幽、雅致。反映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朋友的贤良儒雅,反映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情怀。“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生活的高雅脱俗,反映出室主人不为琐事萦怀的心态。

2、“孔子云:(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为什么只引用下句?有什么深意?

明确:这是作者向深处开拓主题。采用类比,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杨子云的名室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他们居住的本也是陋室,只因主人的才德而名扬天下,只要我继续修身养性,我的陋室也将被后人称道,我本人也会和诸葛亮、杨子云那样被后人景仰。

四、拓展延伸:

1、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刘禹锡安贫乐道,追求自我品德的高洁,这种重视个人品德修养,追求道德自我完善的追求,在今天仍有进步意义,其流露出的清高、孤芳自赏有一定的局限性。

2、推荐学生阅读以下篇目:陶渊明《饮酒》、梁实秋《雅舍》、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3.仿写一篇《铭》

示例:交友“铭”

友不在多,知心就行。貌不在美,心仁则灵。斯是好友,唯吾真情。遭难舍身救,遇福共分享。彼此存信任,处事有默契。可以同生死,共患难。无争吵之乱耳,无猜嫉之劳形。战国廉蔺交,盛唐李孟情。好友云:“君交如水。”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说”的特点;(重点)

2. 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难点)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世间万物,总能引起人们对生活的沉思。一些事物所具有的品质,也经常引起人们的联想,并借以鞭策自己过更高尚的生活。今天,我们就学习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看一看作者对莲花的品质作了怎样的联想,表达了他怎样的心志。

二、检查预习,指导朗读:

1、简介作者:

2、板书课题:爱莲说周敦颐(dūnyí)注意“颐”字的写法,左边中间是个“口”,不能写成“臣”字。

2.题解:“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那么“爱莲说”这个题目该如何理解呢?

归纳:谈谈爱莲花的道理,说说爱莲花的道理。

三、初读美文,整体感知:

1.准确朗读全文,要求:

①读准字音,

②要把节奏韵律读好。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四、揣摩语言,理解内容

1、在作者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试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一长句,突出了莲花的哪些特点呢?

明确:莲花的可爱之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明确后板书莲的品格“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

明确:这个长句,从生长的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清涟而不妖”的庄重;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气质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

2、文题是“爱莲说”,而文中却三次提到“菊”、“牡丹”,这有什么作用呢?(板书“菊”、“牡丹”,“衬托”)

明确:衬托。第一次衬托,表现作者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出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表现作者自己对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五、拓展延伸:

1、《陋室铭》与《爱莲说》比较两者的异同。

明确:主题上,两文都表现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爱》文表达的是在污浊的尘世间保持自己清白节操的志向,《陋》文流露的则是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立意上,两文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爱》文通过正面赞美莲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高洁情操,《陋》文采用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用“不陋”来突出“德馨”。表达上,都采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式。《爱》文对“莲”进行人格化的描写,《陋》文则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的高雅风度,表达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哲理之思”,本单元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其中编排了两篇教读课文《紫藤萝瀑布》《古代诗歌五首》,两篇略读课文《一棵小桃树》《外国诗二首》和一个习作。

【教学目标】

1、注重调动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

2、利用比较方法,进行课文学习和课外阅读。

3、注意读写结合,加深对托物言志写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比较方法,进行课文学习和课外阅读。

难点:注意读写结合,加深对托物言志写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法指导】

1、略读法。略读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2、感悟法。理解课文内容时,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悟文中哲理,同时注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3、探究法。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运用小组交流检测等方法,鼓励学生讨论、探讨。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老师做适时点拨。

紫藤萝瀑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利用工具书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和借景抒情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加强生活中的观察意识和想象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等方法,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自我反思,乐观豁达地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如何写景状物,感悟生命真谛。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抒发的感情,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教学方法】: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重点)

2.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和借景抒情的方法。(重难点)

一、导入: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去细心体会,都会从中得到许多启示,面对不同的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他所见所想到的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作者的文中去领略一下。

二、检查预习:

1、简介作者:

先来认识作者宗璞,她是一位女作家,出生在二十年代,原名冯钟璞,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后门》《知音》《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2、读准字音:

迸溅(bèng jiàn) 伶仃(líng dīng)盘虬卧龙(qiú) 仙露琼浆(qióng) 酒酿(niàng)

3、分组轮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1、再读课文,梳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这一路走来,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很多波折。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赏花 第 1-7 自然段 欣喜

忆花 第 8-9 自然段 遗憾

悟花 第10-11自然段 振奋 (由花产生的思考)

惊喜——振奋——激动——疑惑、痛楚、遗憾——宁静、喜悦、振奋。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

⑴颜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⑵外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3、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先写花穗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

然后写花的形状;“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最后写花的香味;

3、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小组讨论;先找出有关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用“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来回答。

(1) 比喻;

“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

(2)拟人;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

“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写作方法中受到启发,并试着学会其中的方法。(难点)

2.提高观察意识和思考意识。(重点)

一、复习旧知,巩固检测

本文围绕花写了哪些内容?

二、探究赏析:

1.如何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

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2.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气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为下文作者抒发人生感悟作铺垫。

3.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它们各有什么含义?作用是什么?

“停住了脚步”是指被紫藤萝的旺盛所吸引。设置悬念。

“加快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照应开头。

所以,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严谨,深化主题。

三、合作探究,感悟写作特色:

文章的写作方法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或者说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前后桌之间进行讨论。

1.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加以精要的直接抒情或议论。情从景出,议从景出,才是好文章。 情与理,如果有两三层更好。这篇散文,说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之后,又有一层新意,就显得丰富。

2.景物的全局和每个局部要细细观察。我们看,作者既写一树,又写一穗一朵,可以想见她既综观总体,又细察局部,观察得多么周到细致。

3.对景物要有感情,若景物在自己心目中像自己喜欢的人一样,写起来就会生动亲切。 拟人、比喻之类,并非作文时想到要用什么修辞手法才写出来的,而是事物在心中就是这个形象,这个感觉。一树紫藤萝花,在作者心中,像瀑布,像人,它在流动,它在欢笑,它在和阳光挑逗,写出来,紫藤萝花就显得分外美好可爱。大凡写作,总得有想像和联想,才能妙笔生花。

4.要有感悟,要提炼出精辟的语句。有了点睛之笔,全文就有灵性了。

第五,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善于感触,作为积累,不仅能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提高作文水平,也能让自己从无数的感悟中领会生活的真谛,从而成为生活的主人。也可将其视为心灵的成长历程。

四:拓展延伸

1、谈谈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要求要多角度的去感受。)

2、请你欣赏某一种植物,发挥联想,想想产生哪些感悟?(托物言志)

(有向日葵、爬山虎、白杨树、牵牛花等)

板书设计:

一棵小桃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

3.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了解文章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

2. 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

3.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坚强不屈,勇于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学法提示、自学、合作交流、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作家老舍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小麻雀》,文章写一只带伤的小麻雀,不幸被猫擒住,展示小麻雀的危险处境和悲惨命运。小麻雀是个弱小者的形象,逆来顺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贾平凹的一篇《一棵小桃树》,小桃树同样是一个弱者,它的命运和结局是否和小麻雀相同呢?

二、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1. 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1)识记下列汉字。

伫 孱 嵬 懊 丧 执 著 矜 持

(2)理解下列词语。

伫立 孱 踏青 垂垂暮老 楚楚

2. 简介作者。

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当代青年作家。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革”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主要作品有小说《满月儿》《高老庄》等。他曾获全国文学奖三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第1段中说:“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委琐,花儿单薄等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

2.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

摹形着色的:“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单薄”等等———表现了它的弱小。

描写动作、神情的:“哆嗦”“弯着头,抱紧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抖着”“摇着”“苦涩涩地笑”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

四、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1.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世比作大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对人世的认识海非常的肤浅,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和自己的幼稚天真。将自己的命运和小桃树的命运联系起来。

②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

2.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

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卫生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文章在歌颂小桃树的过程中也暗含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

五、拓展延伸:

1. 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 “我”为什么那么关心爱护它?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

文章一开头就饱含着作者对小桃树的一往情深:当初始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希望,让它“孕育着我的梦”而种下它,所以,“我”偏爱它。见到它长得纤弱,没人管它,为自己漂泊他乡忘却了它而难过。当自己生活遭到挫折,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顽强同命运作斗争时,“我”不油对它产生赞美之情。

文章由物及人,托物言志。

2. 你从小桃树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敢于克服困难,在逆境中顽强拼搏,作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等。

3.教师总结: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外国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梳把握两诗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理解两诗的哲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学习《未选择的路》的象征手法。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面对困难或挫折时的积极态度,培养坚韧的品质;养成对人生严肃慎重的态度,对人生道路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重点:理解两诗的哲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面对困难或挫折时的积极态度,培养坚韧的品质;养成对人生严肃慎重的态度,对人生道路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学法提示、自学、合作交流、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不顺心的事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这样的叮咛和嘱咐。

二、简介作者,朗读感知

1、简介作者。

亚历山大?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不仅是“俄罗斯文学之父”,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评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对曾被两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终不愈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仔细品味、感悟诗歌的语言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特指在生活中应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表明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性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3.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

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足与之抗争,只能等待。

4、.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回成为亲切的怀念”?

一方面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都是一笔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5、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

没有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说明道理。而一般的诗歌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

6、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联系实际,体验反思

教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学习体会,引导学生正确的面对生活,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大意。(重点)

2.认识慎重的选择人生的意义。(重点)

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难点)

一、导入: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同学们是否记得一些?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辛弃疾: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鲁迅: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也是写“路”的诗。

二、简介作者,朗读感知

1.简介作者: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他在晚年成为美国的非官方的桂冠诗人,美国参议院曾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2.朗读诗歌,整体感知全诗。

明确: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认真阅读这首诗,先朗读,后默读。深入思考每节诗歌的意思,然后把握全诗,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明晰手法,研讨诗意:

1.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怎样一种表现手法?你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到类似的例子吗?

明确:表面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际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这是一种象征手法。我们学过的〈在山的那边〉、〈行道树〉等都采用了这种写法。

2.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第一节, 写诗人站在道路岔口,遭遇道路选择的尴尬与无奈,陷入沉思---一经选择便无从回头。

第二节, 写诗人选择了一条极富挑战的道路,这条道路“荒草萋萋,十分幽静。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第三节, 写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但他却留恋着那条未经选择的路,担心踏上一条错误的路而难以返回。

第四节, 写诗人对未来的遥想。将来回顾往事,那条未选择的路是不是比已选的路更好些呢?但是现实已经、不能回头了。

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这首诗是写人生之路的。人生之路有很多,人的一生只能选择一条。当踏上这条道路以后,可能会发现诸多不竟人意的地方。于是就对未选择的路产生向往,也是对美好人生的向往,这便是诗人表达的意思。他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很无奈,既要勇于选择,更要慎重对待。

四、合作交流,思考探究:

1.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未选择的路”?

明确:诗歌虽然写到已选择的路,但重点强调的却是未选择的路,以引起人们对未选择的路的思索,所以以“未选择的路”为题。

2.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有什么不同?

明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得积极乐观,而《未选择的路》则表现得有些忧郁。

3.这首诗歌可能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明确:两首诗都富于哲理,且都富于人情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使人笑面人生;而《未选择的路》对于人生选择的思索,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更容易引起共鸣。

4.教师小结

同学们,学了这两首诗,我们或许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的确是个决定命运的重大问题。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坚定活泼的性格,进而正确的选择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愿大家都能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歌中蕴涵的哲学道理。

【过程与方法】

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流露出的强烈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歌中蕴涵的哲学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流露出的强烈情感。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学法提示、自学、合作交流、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 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大家知道诗人是谁吗?下面我们就一道去诗中探秘……

二、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1. 板书课题(提醒学生认真看老师书写的课题,注意字的笔顺笔画,“幽”字中间一竖要写长些),齐读课题,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幽州台在哪儿?到底是怎样的感受呢?

登上幽州台的感受,心旷神怡、豪气、空旷、不妨融入自己的想象再读课题。

2. 初读古诗。生自由读诗,提出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味。读完后邻座互读,互相正音。

②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

③赛读(男女小组)、齐读。

三、研读诗句,深入理解

1. 学生再读,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诗句研读:诗人登上幽州台,放眼山河,思绪万千。他心中到底是忧虑大唐社稷还是感伤文化的萧条呢?诗句中的“独”该怎么理解?

明确:生不逢时的惆怅之情、怀才不遇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苦闷、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独”字渲染了诗人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质感、“怆然而涕下”逼真的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3. 升华朗读:苍天无语,只能静静的听他倾诉,北风呼啸,替他把满腔悲愤宣泄,情何以堪,——让我们把把诗人的情感宣泄出来吧,生齐读古诗。

4. 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也想替诗人把感情宣泄出来,(师配乐背诵)有没有谁能像老师这样来合上书本抒发一下感情的?

四、总结拓展,默写诗歌

1. 总结学习古诗方法。

2. 默写古诗。是的,诗人是不幸的,报国无门,独上高台,知音难觅,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诗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他留下了这样一首足以万古不朽的诗作,我们也是幸运的,在一千多年以后能欣赏到这样一首名垂千古的诗篇,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把诗人的情怀也流淌在我们的纸上吧。(生默写古诗)

3. 拓展。

①课外读读陈子昂的诗作

②试着改写这首诗,注意人物的心里描写

五、背景介绍,营造氛围

指名读课题,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解释诗题。

明确: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读课题)《己亥杂诗》。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简介: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六、朗读诗歌,感知诗意

1. 老师范读后,学生自由读诗,看看通过自读,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一会提出大家共同研究。

①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

②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2. 指名读,评读,练读。(纠正字音与停顿)

3. 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交流,相机解决以下内容:

① 九州生气恃风雷:

“生气”真的是指的中国“发脾气”吗?在这里用“生机勃勃的局面或者景象”这种说法更符合前文“九州”这样的语言环境。

②万马齐喑究可哀:万马哑了毕竟让人觉得悲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重抖擞”再次振作精神。

③“不拘一格”什么意思?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格”吗?

清朝的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七、总结诗意,体会情感

1. 初步理解诗意能帮我们更好地读书。读全诗说说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

教师梳理归纳:通过自学,大家初步明白了诗句的意思,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

2. 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表达诗人什么情感?

明确: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 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歌重的哲理意蕴。

一、知人论世,朗读感知

1.解诗题,知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2.“山西村”在什么地方?“游山西村”是什么意思?

3. 老师示范朗读,学生自由朗读,根据注释明晓诗歌内容。

二、分析研讨,明晰诗意

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读诗,正音。

①乡亲们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来的客人呢?出示古诗的一二两句。(不要笑农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够充足)

请同学们再去反复地读这两句诗,告诉老师你读到了什么?能抓住重点词进行品读吗?也就是说你从那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山民的热情。

明确:“足”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足,想像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时会让客人怎样喝酒,要求客人怎样吃肉,对,这就是农家人,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那同学们想一想,在作者眼里,这里的“足”难道单单指酒菜足吗?那还指什么足?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不折不扣的,足足的表达出来吗?

②自由读——个人读——齐读。

③山民对待诗人是那样的热情、好客,而诗人对待山民又是怎样一份情感呢?你能继续抓住关键词来谈谈你的体会吗?莫笑是什么意思?诗人叫人不要笑什么呢?

明确:对,这里的酒菜肯定没有大酒店里的精致,由此可见,在诗人的眼里,他不看重什么,他看重是什么?,相信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

④自由读——个人——齐读。

⑤同学们此刻你眼前仿佛看见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怎样一个画面?又仿佛听见乡亲们和诗人说了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汇报。

⑥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出示诗句,他看到了那些景物?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山重水复指的是山峦重重,山一程,水一程。水道弯弯,柳暗花明又指的是什么?美丽的小山村。这里的疑是什么意思?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个人说——同桌说。(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你也有可能欣赏到别样的美景。同样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你也可能会绝处逢生。

⑦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的——那这份欣喜之情,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本来以为自己是陷入绝境,无路可走的,突然发现一片无限的风光,这前面一句该怎么读?后面一句又该怎么读?对,要先抑后扬。

三、背诵诗歌,迁移拓展

1.背诵、默写《游山西村》。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的意思。

四、朗读诗歌,感知诗意

1. 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2. 全体学生齐读并根据注释揣摩诗意。

3. 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一二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五、探讨质疑,体悟哲理

1. 《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喻谗佞之类的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极的,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2. 本诗是一首哲理诗,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来的?

明确:①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②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③由学生谈谈对这两句蕴含深刻的诗的理解。

3. 诗人借登飞来峰观赏景色,阐明了一个怎么样的哲学道理?同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二句描写景物——充满生机 三四句抒发情怀——踌躇满志

明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于王安石29岁时。这是他出世以来,初显才能,胸怀包负的时期,表达了诗人踌躇满志的情怀。全诗将写景与抒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本诗的哲理: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六、朗读诗歌,感知诗意

1. 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老师补充: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2. 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 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明确: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齐鲁青未了”语出惊人,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这两句是远望泰山的景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这是凝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七、再读诗歌,体悟情感

学生齐读诗歌,自由读诗歌,体悟诗歌情感。

2.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探险和科幻”。探险一般是指到荒无人烟或人迹罕至的危险地方去考察,面临困难、应对挑战,刺激身心,激发能量,获得探求的快感和审美体验,增进对自然的了解和认识。而科学幻想则是依据科学技术原理,以幻想的形式展开想象,构造故事,塑造人物,抒发情感,表现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憧憬或忧虑。基于科学的虚构,超越现实,是科幻作品的主要特点。其中编排了三篇教读课文《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河中石兽》,一篇略读课文《带上她的眼睛》和一个习作及一个综合性学习及一个名著导读。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本单元的阅读教学及名著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探险知识、地理知识和文化知识,提高阅读传记作品、科幻作品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指导学生浏览课文,并尝试课外阅读整本书,认识浏览这一读书方法的意义和功用,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单元重点学习浏览。浏览时,可以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

难点: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和质疑。

【学法指导】

1、浏览法。浏览时,可以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

2、感悟法。理解课文内容时,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悟文中哲理,同时注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3、探究法。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运用小组交流检测等方法,鼓励学生讨论、探讨。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老师做适时点拨。

伟大的悲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体会作者感情。

2. 品味意味深长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快速默读,重点朗读,品味文中的细节;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征服大自然的坚强意志。

2.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作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认识探险的真正意义,体味生命的价值。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体会作者感情。(重难点)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这是南极(播放南极视频),曾是一块神秘的大陆,吸引着众多的探险者来到这里。1910年6月1日,英国人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1月,他们在埃尔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征服南极点……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他们此行结果如何?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祝愿或担心,随斯科特他们一起踏上南极探险的旅程。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作者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篇小说家之一。最善于写孤独的人的奇特遭遇。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人的命运转折点》等。

2.作品背景:

《伟大的悲剧》是选自茨威格《夺取南极的斗争》的传记。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留下来的一些底片、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想象力而写成的。

3、预习检测:

①读准字音:

拽、无垠、癫狂、凛冽、吞噬、销蚀、羸弱、步履、告罄、毋宁

②理解词语:

坚持不懈、千辛万苦、风藏露宿、夜不成眠、筋疲力尽、毛骨悚然、耀武扬威、怏怏不乐、姗姗来迟、忧心忡忡、畏缩不前、鲁莽大胆、语无伦次、精打细算

4、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完成这个句子:“茨威格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和它的队员在探索南极的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

5、梳理脉络情节(按时间顺序)(点拨、讨论、提问。)

奔向南极→绝望而归→带信作证→归途遇险→悲壮覆灭( 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

给课文分层,理清故事情节:

到达极点(1)——接受任务(2—3)——埃文斯、奥茨相继死去(4—10)—— 最后时刻(11—16)

三、合作探究学习:

1、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课文题为《伟大的悲剧》,所谓“悲剧”表现在哪些方面?

失败之悲:“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你认为这句话说得对不对呢?

作证之悲:“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的。”

死亡之悲:1.艾文斯精神失常,死了。2.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3. 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世人之悲: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2002年,安妮公主登上南极,悼念斯科特他们南极探险90周年。 所以,我们可以说:斯科特一行的悲剧是事业失败的悲伤,替人作证的悲哀,生命死亡的悲壮,同时他们的逝去,也带给世人悼念的悲痛??

2、 课文题目中编者特意在“悲剧”之前加上了“伟大”,你认识到他们的“伟大”之处了吗?(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1)优秀品质:

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课文中,写他们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了超人的力量。事实上,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而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倒毙时,没有一个孬种,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关键的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们都做到了;)

无私的爱;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

(2) “伟大”之所在:

A、热爱探险事业,勇于为事业而献身

B 、从容面对死亡

C、强烈的团队精神

D、 诚实、守信用,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3、情感把握 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所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是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这一场悲剧的,对英雄的赞叹溢于言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品味意味深长的语句,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2、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重难点)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从古到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探险家,如:哥伦布、张骞、徐霞客、杨利伟,还有我们讲到的阿蒙森、斯科特等。探险如此危险,是什么驱使着他们呢?

(认识自然、挑战自我,追逐梦想,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和启迪。)

二、品味语言,谈体会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明确: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

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明确:斯科特受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动,其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赢得人们的尊敬。

3一个人虽然在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品德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句话在全文中可作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

4的确,在他们走向死亡的路途上,处处闪耀着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献身的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可是,无论如何,斯科特毕竟是第二个到达的南极的人,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明确:“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明确:被他们的精神感动了。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关注的绝不是南极探险的成败,而是他们在这次悲壮之旅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这种精神远远超越了探险本身。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5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三、拓展延伸

正是在他们的精神鼓舞下。一行又一行的探险队奔赴南极,使南极不再神秘。

1、我国于1985年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成功的建成了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

2、1989年中国第五次南极考察队又在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中国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中山站。

师总结:同学们,探险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事业,即使对自然界的挑战,更是对自身的挑战。它不仅需要坚强的体魄,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为这项事业献身的精神,在你们心中一定有更渴望了解的奥秘,最渴望征服的世界,愿将来的某一天,你们探险的步伐能让世界为之瞩目,让祖国为之骄傲。

本文最后也称“斯科特等几位是英雄”,你对“英雄”一定有了新的认识,拿起你手中的笔,写出你的所感所想吧!

四、作业

1、英雄留给后人的不仅使他们的伟大功绩,更是他们的奋斗过程及人格魅力。正如课文最后一段的叙述!齐读最后一段。你失败之后会怎么办呢?

五、板书设计

茨威格 失败之悲— 冒险精神

作证之悲— 诚信

死亡之悲— 团结 无私献身科学的精神

太空一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感知内容,理解关键句。

3.反复诵读本文,体会作者文章感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速读,了解“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重点)

2.品味文章语言,把握人物感情。(重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宇航员的优秀素质,学习我国宇航员的崇高精神。(重点)

【教学重点】了解“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学习我国宇航员的崇高精神。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语言,把握人物感情。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 载人太空船“神州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大家可曾知道,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惊险的太空之旅,下面就让我们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道重温那令人既兴奋又紧张的天空一日。

二、检查预习,了解背景:

1.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炽热 轮廓 模拟 遨游 严谨 稠密 瞬间 概率 烧灼

五脏六腑 千钧重负 耐人寻味 惊心动魄

2.介绍写作背景。

教师介绍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文章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主要经历了哪三步?

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火箭发射

我看到了什么

在太空中

神秘的敲击声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飞船返回

2.读了“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这一部分,你知道“自己要牺牲”的原因吗?(用文中语句回答)

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3.在“我看到了什么”这一部分,“我”看到了什么?“我”没有看到长城,却为何要写它?

(1)可以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2)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3)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

因为“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通过本次观察,说明那些说法并不科学,从而表现出作者严谨的科学精神。

4.“神秘的敲击声”这一部分其实写了在太空中哪两个“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现象?

(1)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2)时不时会出现神秘的敲击声。

5.“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这一部分中,令“我”“惊心动魄”的事情是什么?

返回舱的舷窗出现裂纹,外边可是1600—1800℃的超高温度。

四:细读课文,探究质疑

1.结合课文,体会下面句子蕴含的情感。

(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所有人为杨利伟挺过了艰难的共振过程而高兴。)

(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通过景色描写,表达了“我”在太空思家、爱国之情。)

(3)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的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面来人了!

(表达了“我”回到地面、想从返回舱出来的急切心情。)

2.本文在形式上有什么什么特点?

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依照火箭发射、在太空中、飞船返回的顺序组织全篇。

3.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试从文中找出一些例子,体会宇航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1)“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我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什么。”因无法捕捉,就不能判断到底是什么。(2)“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感觉声音不像,就不能确认,这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

五 :归纳总结,探究质疑

本文采用小标题的形式,详尽地叙述了“我”(杨利伟)的“太空一日”之旅,表现了航天英雄的沉着、冷静和严谨、科学的崇高精神。

1、读完本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迪?

2、假如杨利伟到你们的学校和大家交流,你会向他提什么问题呢?

板书设计:

带上她的眼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概括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过程与方法】

1. 体会本文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

2.抓住文中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知人物形象,感悟人性的伟大。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抓住文中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通过感知人物形象,感悟人性的伟大。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复述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体》系列长篇科幻小说大家读过吗?

对,回眸2015年,中国科幻小说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这部《三体》。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说到《三体》,就一定要提到作者——谁啊?

对,它的作者是刘慈欣。今天就让我们一道走进他的另一篇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来感受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交相辉映的无穷魅力……

二 :检查预习,介绍作者。

1. 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点缀 漫步 迟钝 闲暇 凸现 拍摄 蔚蓝 合拢 吟唱 孤零零

不期而至 心有灵犀 天涯海角

2.请大家上网查阅资料,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刘慈欣。

刘慈欣是著名的科幻作家,他创作的主要作品有《地球往事三部曲》《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有?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评论称,刘慈欣?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

三 :解读标题,概括情节。

1. 同学们已经认真预习过课文,现在请看标题——“带上她的眼睛”, 你能设计几个怎样的问题来考考同学们?

示例:

(1)带上她的眼睛去干嘛?(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2)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

因为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飞船在地心出了事故,所以她被困在了地心。所以带上小女孩的眼睛最后一次领略地球表面的风光。

2. 谁能将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连贯起来,写成一段话,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我觉得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了,领航员小姑娘被困在了地心,再也无法看见地面世界,所以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师小结:因为?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小姑娘被困地心。为了让小姑娘最后看看这美丽的世界,所以主任安排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四 :深入体会,伏笔运用。

概括完课文之后,我们进一步深入文本,仔细品味,相信你会收获更多的精彩。本文曾获得1999年度第11届银河奖一等奖,其能够获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构思的巧妙。

1、教师举例。

在第2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初读时我也没在意,但读到第43段时,有这样一句话:“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年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读到这里,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刚刚毕业的小姑娘,花季才刚刚开始啊,就被终身囚禁,太惨了!心痛之余,情不自禁地把刚才的感受作为旁批写了下来。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这句话的深意。

在本文中,开头的那句“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是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这样的表现手法叫什么?

这种表现手法叫伏笔。

2. 所以说巧妙地运用伏笔与照应,可以收到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效果。文中像这样的伏笔还有不少,它们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运用旁批法来体会。旁批法我们学过,今天我们继续使用旁批法来自读课文。

(1)“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这是一处伏笔,照应后文的“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2)“热,热得像——地狱。”是一处伏笔,“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中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是照应。

五 :分析人物,感悟精神:

1. 小花的生命是脆弱的,小姑娘的生命同样是脆弱的。所以说,文中这么多的伏笔和照应,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表现出小姑娘的处境。小姑娘的处境怎么样?

小姑娘身陷绝境。

2.她的心态如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平静。第44段。

3. 身陷绝境却如此平静,请问小姑娘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齐声朗读第45、45两个自然段,看看小姑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①强烈的敬业精神 ;②为科学献身的精神;③对生养了自己的这颗星球的无限的热爱。

4. 指名朗读第45、46、47段,在朗读中进一步来感悟人性的崇高与伟大。

同学们想想看,地球在“我”的脑海中变得透明了。地球怎么能变得透明呢?是小姑娘精神的光芒穿透了6300公里厚的地层,将这颗蔚蓝的星球照耀得晶莹剔透,璀璨夺目。

六、归纳总结;

目前来看,身陷绝境的小姑娘获救的希望是渺茫的,那青春的面容将被永远封闭在地心,令人心痛却又无能为力。但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希望。经过20年的研制,第一艘能够进入地心航行的地航飞船“落日20号”研制成功。你很荣幸,成为了“落日20号”地航飞船的地航员,进入地心,找到了“落日六号”并同它成功对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请展开你的想象,续写一段文字。

示例:见到小姑娘之后,她面带微笑地递给了我一支铅笔,也就是文中反复提到的失重的铅笔。正当我感到疑惑之时,她用非常轻的,像是耳语一样的声音对我说:“我不打算走了,我想永远留在这里。资料你带走吧,这支铅笔,就当是我留给你的纪念吧。”她说完就转身走向了工作台。我轻轻叫住了她,沉默了一小会,我攥紧了拳头,一字一顿地说道:“我,陪你,一起,留在,这里。”于是我和小姑娘成了好搭档,一起投身到对地心世界的研究中。

板书设计:

河中石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品味文中蕴含的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从实际出发,观察事物对待生活,得出结论。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从实际出发,观察事物对待生活,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学法提示、自学、合作交流、感情朗读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重点)

2.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重难点)

一、导入

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文学常识及背景介绍

作者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部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遗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上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料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2、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

3、检查预习:

①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圮(pǐ)募(mù)棹(zhào)柿(fèi)湮(yān)没 啮(niè)齿

溯(sù)流 欤(yù) 曳(yè) 铁钯(pá) 臆(yì)断

②词语解释

曳铁钯(“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 二石兽并沉焉 ( 并:一起 )

阅十余岁( 阅:经历 ) 盖石性坚重( 盖:句首发语词 )

但知其一 ( 但:只 ) 是非木杮 ( 是:代词,这 )

求之下流,固傎 ( 固:副词,本来 ) 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事物的道理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为:介词,被)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为:动词, 成为) 众服为确论 (为:动词,是)

一老河兵闻之 (之:代词,指”“求之地中” 这种观点)

其反激之力 (之:结构助词,的)

③重点句子翻译。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尔辈不能究物理。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4、通过预习,你知道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吗?

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三:再读课文,合作研讨

1.朗读课文。个别学生读或者集体读。

2.看课文注释,试译课文。疏通重点句子的含义。文言现象总结:

●通假字

曳铁钯 (“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

不亦颠乎 (“颠”同“癫”,疯狂)

●古今异义

二石兽并沉焉 ( 并,古义:一起 ;今义:并列 )

阅十余岁 ( 阅,古义:经历; 今义:阅读 )

盖石性坚重 ( 盖,古义:句首发语词 ;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知其一 ( 但,古义:只 ; 今义:表转折 但是,却 )

是非木杮 ( 是,古义:代词,这 ;今义:判断动词,是 )

求之下流,固傎 ( 固,古义:副词,本来;今义:坚固 )

尔辈不能究物理 ( 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今义:物理学 )

●一词多义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介词,被)

为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动词, 成为)

众服为确论 (动词,是)

之 一老河兵闻之 (代词,指”“求之地中” 这种观点)

其反激之力 (结构助词,的)

●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 (名词用为动词 ,划船)

暴涨 (动词用作名词,洪水)

●句式

被动句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为……,表被动,可译为“被”)

倒装句 当求之于上流 (状语后置,状语“于上流”放在动词“求”的后面)

省略句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四:疏通文意,归纳总结

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明确: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重点)

2、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难点)

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温故知新

1.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句读。

2.提问文言知识,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分析研讨,合作探究

1.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作者安排这几个人物的作用是什么?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讨论并归纳:通过几个人物的描述与老河兵的方法进行对比,从而突出写作意图。

①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②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③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磁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④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2.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讨论并归纳:

第一种 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 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3.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基一,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三: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的事例?与同学交流这类小故事。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Top